此次并购标的规模远超收购方,2023年杨雪岗入主后公司全面转型锂电负极质料,出现加速下滑趋势, 重组预案中,滨海能源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实控人杨雪岗旗下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沧州旭阳”)100%股权,其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别离为3.48亿、2.38亿和2111.94万元, 穿透股权布局来看, ,但净利润骤降31.66%,滨海能源暗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约为滨海能源13.27亿元总资产的11倍,但实际控制人仍为杨雪岗,旭阳集团预计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此次交易是实控人杨雪岗将旗下优质化工新质料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的重要整合举措,但近两年的财政数据却显露疲态,滨海能源已经历四次主业变动——从涂料、热电到包装印刷,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新增尼龙新质料业务。
滨海能源(000695.SZ)股价上演连板行情。
沧州旭阳是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企业,而创立至今,有利于公司拓展业务版图,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此次并购实为杨雪岗左手倒右手的成本运作。
资产负债率更在控股股东入主后连续攀升,公司自2020年起持续五年吃亏。
并募集配套资金,ETH钱包, 公告显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交易对手方旭阳集团、旭阳煤化工与上市公司均为杨雪岗控制的企业,。
而滨海能源同期营收仅4.93亿元, 中国网财经5月20日讯 受“蛇吞象”式并购消息刺激,这场引发市场强烈反应的成本运作始于滨海能源5月17日披露的重组预案, 而滨海能源的困境同样严峻,二者营收规模差距也颇为悬殊,沧州旭阳总资产达145.8亿元,比特派,形成“负极质料+尼龙新质料”双主业并行成长的业务格局,2024年归母净利润吃亏2813.42万元,如今跨界尼龙新质料被市场视为背水一战,出格是2024年营收增长11.15%,交易完成后,公告显示,5月19日及20日,该股持续两个交易日“一”字涨停。
从2022年的60.02%飙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82.95%,2024年沧州旭阳实现营收103.11亿元。